目錄
一、燈飾行業(yè)的管理痛苦
二、快速整理物料資料和bom表
三、銷售管理
四、MRP分解的功能,考慮庫存、在途、需求達到系統(tǒng)供需關系平衡,按照物料屬性自動分解制造、委外、采購計劃
五、采購管理
六、委外流程
七、倉庫管理
八、車間管理
九、財務、應收應付,收付款,資金收支
十、成本管理:財務可做多套成本
十一、總賬管理
一、燈飾行業(yè)的管理痛苦
行業(yè)痛點:
總的行業(yè)痛苦:燈飾行業(yè)入門門檻太低,物料繁多,來回外加工頻率高,成本管控難,產品創(chuàng)意抄襲嚴重,利潤薄!
1. 門檻低,從而導致缺乏比較核心的管理團隊,人員流動性比較大,保證不了團隊穩(wěn)定,從而影響管理。
2. 客戶誠信管控。財務、業(yè)務、倉庫溝通不及時,導致因誠信問題不應該出貨的,但倉庫卻出貨了,不應該下銷售訂單的,業(yè)務卻有下單了,進而導致車間又生產了。
3. 物料資料(包括原材料,成品,輔料,包裝材料等)很難整理,有些工廠幾乎沒有物料編碼概念;沒有物料編碼,直接叫用中文;同一個物料,張三叫A,李四叫B,一物多碼,叫法繁多,最終導致溝通困難,買錯料,收錯貨、備錯料,生產錯誤,導致倉庫呆滯嚴重。
4. Bom表資料沒有整理歸檔,和持續(xù)的維護完善,工程資料做的不夠嚴謹; 部分成品或者是半成品的工程BOM資料丟失,圖紙資料不夠完善。基礎BOM資料的不完善,導致業(yè)務、采購和生產反復出錯。
5. 對于業(yè)務訂單和采購訂單領導不審批又不放心,如果要審批的話又要被鎖定在辦公室里電腦辦公。審批也沒有來源依據可供參考。
6. 同一種物料受產能影響,同時存在自制和委外的情況,隨時有可能制造和委外相互切換,也就是生產工單和委外工單相互切換,PMC人工無法跟到位,總是在‘打仗’一樣的忙,老板或者廠長總是在忙于‘救火’。
7. 部分物料存在超發(fā)料的情況,PMC和倉庫管控不到,比如:電子元器件超發(fā)料,無法總計超發(fā)數量,后面返回的數量以及損耗了的數量,導致后面的訂單庫存不夠或者重復買料
8. 委外工序層次復雜,反復加工,和供應商之間來料/發(fā)料,漏件、掉件很多,又追查不到在那個委外環(huán)節(jié),那個流程,那個工序出了問題,最終都由老板買單。經常緊急補料救場,最后老板去協(xié)助采購追料。
9. 委外發(fā)料后,加工廠挪用物料,本該做成A的,結果拿去做成B了,導致需要的做不出來,不需要的做了一大把,最終還要加急補料生產,進而造成庫存積壓
10. 生產、采購、倉庫等部門數據掌握在個人的手里,各個部門消各自的單,沒有統(tǒng)一歸檔,無法做到信息共享(單價金額不做共享),業(yè)務部門要查一個訂單的進度要挨個部門的詢問,還可能存在少查、漏查、錯查等等問題,無法做到一目了然。生產無法給出準確的交貨期,采購無法讓供應商按時按量按質交貨。
11. 庫存積壓太多,一年下來發(fā)現賺的錢都積壓在倉庫了,呆滯物料一大堆沒有做成成品,價值就為零。
12. 倉庫盤點不準確,盤點工作量大,拖拖拉拉;盤點時還總是允許物料進出,導致越盤越錯;有些工廠倉庫根本就沒有盤點的機制;倉庫允許非倉庫人員隨意進出倉庫,非常放縱。
13. 生產過程中,倉庫提前備料時,結果料已經拿到備料區(qū),但是還未出倉,對于盤點和查庫存都有很大的障礙,
14. 員工工作量大,基本上都是‘身兼多職’,并沒有做到一個蘿卜一坑,所以每天非常的忙,沒有時間去操作數據,總是先做然后后面去補數據,一但忘記,數據全亂了。所以數據一直做不準確。
15. 財務應收、應付沒有前端數據來源,財務自己做手工帳或者外接財務系統(tǒng),單據錄入工作量龐大(通常錄入的單據還只是有匯總,沒有明細)、效率低、而且還容易錄錯以及漏單,出錯的風險很大。
16. 財務物料進銷存表不好統(tǒng)計,在制品庫存更加不好統(tǒng)計,無法計算出還有多少配件在制,只是簡單的算總數,沒有明細。而且表格手工編制很麻煩,工作量很龐大,效率低。
17. 手工做資產負債表不平時,很難查到來源單據,很難查出問題,可謂是為了0.1元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18. 手工帳和用外接獨立的財務系統(tǒng)做庫存結轉時因為沒有和前端數據連接起來所以做起來超級困難,幾乎沒有準確率,從而導致成本不準確,而且憑證還要自己一個個編制,工作量龐大
19. 發(fā)現問題反結賬的時候,手工做賬需要人為的一個個憑證修改,容易出錯,又難操作,出錯后又難查、
20. 計算成本困難,做報價成本時,每次計算成本都要打印bom表然后找每個物料的單價來填寫,再計算成本;做實際成本時,手工做賬和外接單獨的財務系統(tǒng)根本無法做到加權平均,實際成本更加難做
21. 每個工單的成本如果要做準,就都要按照當批工單的實際發(fā)料情況(和標準bom表不一定一致)來計算,并且都還要先計算出每個物料加權平均后的單價,再錄入每個工單的物料清單,最后計算出成本,這樣子對于人工操作和外接的單獨財務系統(tǒng)來說太復雜太難了。
22. 財務利潤表以及每個訂單的單獨利潤,都要在算出成本后,再編制,每個訂單的生產成本都需要手工繪制,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錯
二、快速整理物料資料和bom表
1. 確認物料分組
2. 確認物料編號、名稱和規(guī)格描述命名規(guī)范
3. 整理物料資料,批量導入系統(tǒng)
4. 確認配件結構和bom層次關系,開始做bom表
Bom表層次:
開始做bom表:按照bom表結構圖,分層次做bom表
Bom表做好后效果圖:
5. 上線后,資料管控。Bom表審批后不允許隨意修改,需要關閉后才能修改,并且由專人審批bom表。資料有異動需要發(fā)放內部聯絡函通知各部門。
6. 系統(tǒng)記錄所有物料資料和bom表資料的異動情況,可以查到是誰在什么時候修改或者刪除了什么資料
7. Bom表中子件反查父件
三、銷售管理
1、 整理客戶資料,期初可以用excel導入
2、 整理銷售人員資料,期初可以用excel導入
3、 可以管控銷售人員之間不能互相看到對方的資料,通過銷售人員綁定登錄賬號,然后客戶資料綁定銷售人員,進而管控到銷售人員只能看到自己的客戶資料和訂單資料。
4、 訂單審批通過線上簽核推送給上級領導或者老板審批,讓領導從辦公室里解放出來
5、 當客戶誠信不達標,則不允許再次出貨以及扣留訂單
6、 業(yè)務員訂單下達到生產部,生產進行排產后,業(yè)務部不得隨意修改訂單,避免造成工廠損失,所以業(yè)務員下單必須謹慎
7、 樣品訂單下單流程,樣品訂單可以不用物料編號,出貨時不扣減倉庫庫存
8、 做庫存的客戶,可以下計劃訂單,按計劃單排產,生產入庫后計劃訂單自動結案,做到按訂單追蹤。
9、 燈飾商照行業(yè),上規(guī)企業(yè)基本上是外貿行業(yè),訂單追蹤
10、在銷售動態(tài)查詢查看訂單(按訂單明細)的進度,可以看訂單欠料情況,是否發(fā)料,是否入庫,入庫數量等等
查看整個訂單所有產品進度,展示整個訂單的物料情況,庫存情況、發(fā)料情況、欠料情況,在途情況
物料狀況明細表,顯示訂單欠料情況以及在途情況、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答應的交期
11、銷售報表
訂單明細/匯總表(查看所有訂單,了解某個時間范圍內的訂單量)、出貨明細/匯總表(查看某個時間段內的出貨情況,可以看明細也可以查看匯總后的數據)、未出貨明細/匯總表(查看時間范圍內的訂單的未出貨情況)、退貨明細/匯總表(查看某個時間范圍內的退貨訂單)、客訴訂單明細表(查看某個時間范圍內的配件訂單,了解理賠情況)
可以篩選多種條件統(tǒng)計報表
客戶銷售月統(tǒng)計表/年統(tǒng)計表:統(tǒng)計年度內每個客戶在每個月的出貨金額
產品銷售匯總表:可以顯示多個月的出貨量,已經當前產品的庫存以及在途、需求等情況,可選擇只顯示數量,或者金額,或者數量+金額,或者數量+單價來進行統(tǒng)計
四、MRP分解的功能,考慮庫存、在途、需求達到系統(tǒng)供需關系平衡,按照物料屬性自動分解制造、委外、采購計劃
1、 MRP有多種運算方式,滿足各個時期的需求,操作簡單,一鍵完成
1.1、再生計劃: 同時分解所有的物料需求,考慮庫存和在途,運算出的所有物料不顯示訂單號
1.2、按物料 :只分解單個物料的需求
1.3、按訂單 :考慮庫存和在途(考慮范圍可以自己在MRP參數設定),只分解一份銷售訂單,銷售訂單的所有相同物料都會合拼,運算出的所有物料都顯示訂單號,但不顯示訂單行
1.4、按訂單合并毛需求 :不考慮庫存和在途,直接按照bom表展開物料。只分解一份銷售訂單,銷售訂單的所有相同物料都會合拼,運算出的所有物料都顯示訂單號,但不顯示訂單行
1.5、按訂單獨立毛需求: 不考慮庫存和在途,直接按照bom表展開物料。只分解一份銷售訂單,銷售訂單的所有物料都分開顯示計劃數,運算出的所有物料都顯示訂單號,顯示訂單行
2、 系統(tǒng)可通過設定各種參數來改變流程和管控,進而使方案靈活多變
3、 設定電子元器件的最小起訂量和訂單基準倍數,方便PMC運算出的數據是符合采購實際采購情況的
4、 設定部分材料的安全庫存,避免通用料分批采購成本高、操作頻繁以及避免出現等料生產的情況
5、 按照物料設定好的制造/委外/采購屬性,計劃單審核后自動生成生產工單、委外工單、采購申請
6、 生產工單和委外工單可以相互切換,在同時存在委外和制造的工廠,工單切換便捷
7、 大工單可以拆分成小工單,修改對應工單的物料清單,方便結算出每個工單的實際成本
8、 生產工單的物料清單在沒發(fā)料前可以修改、替換,保證倉庫實物發(fā)料和賬上的一致
9、 MRP綜合查詢,查詢物料實時供需關系,查看工序關系是否平衡,物料可以給哪個單子用
五、采購
1、 采購定價流程:單價需要專人審核,采購單價不能高于采購定價
2、 采購員采購依據來源PMC的計劃
3、 采購員也可管控只能看到自己的供應商,自己的單價和采購單,甚至還可以只能看自己采購的物料,別人看不到自己專屬采購的物料。
4、 部分費用,例如筆、本子、紙巾等等費用可以開費用采購單
5、 采購單位和基本單位不一致時,需要做單位轉換
6、 供應商維修流程(不是退貨返工):工廠運作時,會出現因為本廠問題或者其他非供應商問題而造成的不良品,這些不良品不能直接按原價退給供應商,而是需要供應商幫維修,給供應商維修費。針對這些不良品我們需要開供應商維修單
7、 采購有記憶功能,記錄上次采購的供應商和上次采購單價
8、 采購報表:
采購訂單明細表(查看時間范圍內的采購情況,如已收貨、未收貨,交期、供應商聯系方式等等數據),采購未收貨明細表(查看時間范圍內的訂單還有哪些未收貨,交期是什么時候,供應商聯系方式等等數據),可以按照多條件查詢報表
物料采購匯總表:可以按數量,或者按金額,按數量+金額,數量+單價
委外追蹤,有完善的委外追蹤流程,跟進已發(fā)料未回數量,當還有發(fā)料未收貨數量時,而和供應商對單時,供應商表示已無法再送,表示該物料已掉件,跟單員可以做結案處理,財務做財務結案即可扣減掉委外庫存,產生委外損耗,增加成本。財務如果要扣供應商貨款的,需要手工新增應付賬款,憑證(借應付賬款,貸委外損耗)。
1、 倉庫人員可以分庫位管理,即設定某個人只能操作某個庫位,其他的庫位只能看,不能操作
2、 倉庫可以根據物料類型把物料分類,然后針對不同的分類來設定超收比例,允許按照比例超收
3、 倉庫備料,分配庫存,打印備料單,在這里可以看到庫存數據以及庫存分配情況、發(fā)料情況,欠料情況,物料在途情況等等數據
4、 供應商通過供應商鏈系統(tǒng)開出的送貨單,倉庫可以通過掃描送貨單上的二維碼收貨
5、 倉庫app發(fā)料,倉庫掃描工單條碼或者物料條碼進行發(fā)料
6、 倉庫app入庫,倉庫掃描工單條碼或者物料條碼進行入庫
7、 標準的盤點流程,產生盤點標簽時凍結庫存,直至把所有盤點流程走完才允許解除凍結,在系統(tǒng)操作進出
12、倉庫和財務單據交接流程,避免出現財務和倉庫為紙質單據是否交接扯皮的事情
呆滯物料明細表,常關注呆滯物料,對呆滯物料進行處理,避免庫存積壓
八、車間管理
1、 車間超領料,工程部領料做樣板以及其他部門到倉庫領料需開費用工單
3、 車間可以按工單開領料單,然后倉庫按領料單發(fā)料
4、 車間按工單開入庫通知單,然后倉庫按入庫通知單入庫
5、 生產追蹤報表:工單綜合查詢,明確的展示工單是否欠料,是否發(fā)料,以及配件明細的庫存情況,在途情況,發(fā)料情況等等
未收款明細/匯總表:查看截止時間前的未收款情況,假如現在是2020年9月30日,我們9月20日收到一筆款,但是我們查看的截止時間是9月19日,那這筆款也屬于未收款。
收款明細/匯總表:統(tǒng)計時間范圍內的收款情況,可以看明細也可以看匯總
賬齡分析表:賬齡越長,發(fā)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壞賬損失賬齡分析法是指根據應收賬款的時間長短來估計壞賬損失的一種方法
供應商對賬單:和供應商對賬,顯示每筆收貨單的每筆明細
應付明細/匯總表:查看時間范圍內的應付賬款,可以看明細也可以看匯總
未付款明細/匯總表:查看截止時間前的未付款情況,通常截止時間是當天,可以查看明細也可以看匯總
付款明細/匯總表:查看時間范圍內的付款情況,可以看明細,可以看匯總
3、 資金收支管理
除了貨款之外的其他資金收支開單:例如應付職工工資、房租水電、業(yè)務招待費等等費用支出或者營業(yè)外收入等收入
資金收支日報表:
十、成本管理:財務可做多套成本
可按標準單價來抓取成本,也可以按采購單價來抓取成本,最后采購收貨單價抓取成本,還可以用加權平均法算實際成本
1、 標準成本算法
成本計算邏輯:
1.1、 成本主檔的總成本=材料成本+材料成本(下層)+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下層)+外發(fā)成本+外發(fā)成本(下層)+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下層)+間接成本+間接成本(下層)+采購成本+采購成本(下層)
1.2、 成本明細檔的成本單價=料成本+材料成本(下層)+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下層)+外發(fā)成本+外發(fā)成本(下層)+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下層)+間接成本+間接成本(下層)+采購成本+采購成本(下層
1.3、 主檔的材料成本(下層)=明細檔的材料成本+材料成本(下層)
主檔的人工成本(下層)=明細檔的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下層)
主檔的制造成本(下層)=明細檔的制造成本+制造成本(下層)
主檔的外發(fā)成本(下層)=明細檔的外發(fā)成本+外發(fā)成本(下層)
主檔的間接成本(下層)=明細檔的間接成本+間接成本(下層)
主檔的采購成本(下層)=明細檔的采購成本+采購成本(下層)
主檔的成本是直接下層的成本的合計,不能重復合計下下層成本
1.4、 材料成本、外發(fā)成本默認是按照成本集設定的成本方法從前端獲取單價(標準成本常用標準單價、最后一次單價以及最新采購單價;當前成本用平均單價),采購的自動回填到材料成本,委外的自動回填到外發(fā)成本。如果回填后,在成本表設定手工修改了單價,則會按照手工修改的單價為準;手工修改后,前段數據又有修改,則會重新把單價更新到成本表設定替換掉手工填寫的單價
1.5、 主檔的成本是直接下層的成本的合計,不能重復合計下下層成本
2、 加權平均法(總賬成本)
進貨成本分4種
2.1、采購
2.1.1、當期加權平均單價= (收貨金額匯總/收貨數量匯總)
2.1.2、 期末加權平均單價=(當期收貨總金額+上期結余金額) /(當前收貨總數量+上期結余數量)
2.2、委外
2.2.1 、當期加權平均單價= (收貨金額匯總(委外加工費)+當期收貨材料成本總金額)/收貨數量匯總
2.2 .2、期末加權平均單價=(當期收貨總金額(委外加工費) + 當期收貨材料成本總金額+上期結余金額) /(當前收貨總數量+上期結余數量)
2.3、制造
2.3.1 、當期加權平均單價= 工單入庫總金額匯總(每張單的材料成本+制造費用+人工成本)/工單入庫數量匯總
2.3.2、 期末加權平均單價=(當期工單入庫總金額(每張單的材料成本+制造費用+人工成本) +上期結余金額) /(當前工單入庫總數量+上期結余數量)
2.4、有采購,有委外,有制造
2.4.1、當期加權平均單價= 采購收貨+委外收貨+工單入庫總金額匯總/采購收貨+委外收貨+工單入庫數量匯總
2.4.2、 期末加權平均單價=(采購收貨+委外收貨+工單入庫總金額匯總 +上期結余金額) /(采購收貨+委外收貨+工單入庫數量匯總 +上期結余數量)
2.5、可查每個月的當前成本的計算數據來源
3、 成本報表
訂單預計成本表:銷售訂單開立后,就可以查看訂單預計成本表,比對報價成本,預計該訂單的利潤。
銷售收入成本表:產品出貨后,可以抓取報價成本查看訂單的每筆明細的毛利、毛利率、毛利潤;如果做了總賬結轉的,那么還可以抓取實際成本來查看訂單每個產品的毛利、毛利率、毛利潤。
產品銷售收入成本表:沒做總賬結轉前,用報價成本看產品的利潤(產品時間范圍內平均出貨單價-成本),如果做了總賬結轉,那么可以用實際成本來查看產品的利潤。
客戶銷售收入匯總表:查看時間范圍內客戶的客戶銷售收入情況,總銷售金額-總成本,算出毛利和毛利率。做了總賬結轉的可以看實際成本,沒做總賬結轉前看報價成本
工單入庫成本表(總賬成本報表):總賬結轉之后,可以看每個工單入庫成本
物料進銷存明細表:財務總賬結轉后,查看當期庫存價值(按照實際成本計算的單價)
企誠軟件在中山市古鎮(zhèn)鎮(zhèn)、橫欄鎮(zhèn)的經典客戶案例:
東菱照明科技,眾牌電器,寶扇燈飾,澳寶斯照明,隆琪燈飾,幸福之光照明,瑾之蘭燈飾,沃聯燈飾,普州照明,創(chuàng)明燈飾,評好照明,立藤照明,安東尼燈飾,世源照明,何派電器,嘉爾達燈飾,錦麗照明,沃盟燈飾,奧洛燈飾,炫達燈飾,樂天照明。